(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三节   财务管理体制
    一、财务管理体制的概念
    财务管理体制是处理企业经济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企业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职权;二是财务管理组织形式:三是财务制度。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主要是企业作为经济法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实行这项制度,为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二、财务管理职权
    企业财务管理职权是指国家与企业、上下级之间的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在我国历史上基本上有三种类型:
    (一)财务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
    从建国初期至3年“大跃进”以前,企业的财权基本上由国家和上级集中管理,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财务体制.使财权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处于无权无责的地位,影响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3年“大跃进”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国家虽然几次下放财权,但仅限于调整政府上下级及条块之间的权限.企业实际上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二)财权分散.企业走向自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将权力下放给企业,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财权由集中走向分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地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许多政策互不配套.因此.国有企业仍面临着政企不分、权责不明、效益不高.以及资产流失严重问题.影响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投入资产保值增值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进一步深入体制改革.财政部发表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并颁发了主要行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接着又对税收制度和外汇体制进行了改革。这是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措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的决定》,作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决定,要求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并从各方面为国有企业稳步地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创造条件。
    三、财务管理组织形式
    我国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一般是在厂长(经理)或会计师的领导下成立财务会计部门(科
或部).合并执行财务、会计职能。由于长期以来财务部门只是起到国家财政部门的附属职能,对企业管理不能起到应有的重大影响。因此.在财务会计组织中,一般以会计为主,财务为副。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财务管理的地位的作用起了重大变化,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成立了财务部.开始实行以财务为主.或财务、会计并重的组织形式。从理论上说,财务工作由于财务决策的重要性.很有必要处于独立的地位.单独建立相应的机构,以从事财务决策为主,并组织探索企业的理财理论和方法。根据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有自主决策企业财务组织的权利,而且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其组织体制,其前提应该是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动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服务。
    四、财务管理制度
    建国以来.我国财务管理制度随着财务体制的改革,不断进行了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逐步改变了原有企业财务制度集中过度、管得过死的状况。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原有财务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财政部于l993年7月l号起正式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财务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改革.
    (一)原有财务制度存、在的弊端
    1.制度内容不统一.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原有财务制度是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分别由财政、税务等不同管理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之间的内容不统一,如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比例和优惠待遇在不同企业之间各有不同.因而,形成企业之间相互攀比,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2.制度过死过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原有财务制度把资金来源划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分别使用,其中专用基金又必须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不利于企业灵活运用资金和企业自主经营。原有制度还规定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行业之间实行不同的财务制度,不利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的联营企业集团的发展。
    3.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原有的财务制度有许多方面与国际惯例不一致,影响参与国际竞争。如我国对财务成本原实行完全成本法.而国际上普遍实行制造成本法;对固定资产折旧原实行单一的直线法,而国际上允许使用快速折旧法;对坏账损失原规定直接转入成本费用,而国际上普遍建立坏账准备制度。
   4.不能体现资本保全原则,不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原有财务制度规定,企业提取折旧除将折旧费用计人成本外.还要冲减原有投资,上缴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企业固定资产转让、调拨、盘盈、盘亏、报废以及库存物资的统一调价发生的价差都要增减相应有关资金,违背了确保投资者投入资本不能随意减少原则,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二)企业财务法规制度体系
    改革后企业的财务制度是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统驭,分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补充,三者组成合理、协调、有序的分层次的法规制度系统。
    (1)《企业财务通则》是由财政部制定、国务院批准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法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企业,是所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和制订具体财务制度的依据。
    (2)分行业财务制度是根据各行各业特点和特定的管理要求,由财政部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订的,其基本原则是与《企业财务通则》一致的.分行业财务制度包括工业、运输、商品流通、邮电、金融、旅游和饮食服务、农业、对外经济合作、施工和房地产开发、电影和新闻出版等10个行业,是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进一步具体化。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业根据分业财务制度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制订的内部管理
办法。如企业可以制定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办法、折旧管理办法以及各项财产的分工管理办法等.使企业内部的重要财务活动都有法规作为依据。
    (三)我国财务制度的主要改革内容
    我国实行《企业财务通则》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企业财务通则》对原有财务制度作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资本金制度
    明确了资本金的概念、筹资方式和管理原则。
    2.改革资金管理办法
    改变了资金专项管理和专款专用的管理办法.把资金运用的自主权真正赋予给企业.有利于灵活运用和调度资金。
    3.改革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大修理办法
    确定了加速折旧幅度和取消提取大修理基金的办法。
    4.改变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由全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并改革了一些费用开支规定。使之符合于国际
惯例。
  5.改变利润分配制度
  规定了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规定.确定了利润分配的顺序。
  6.改革了财务报告的内容
  规定了企业总结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
  财务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人.财务制度必将进一步进行改革.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就需要在现有制度中作必要的充实和提高。
第四节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公司产权制度基础上的以财务管理工作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司制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公司的法人财产制度,即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以股东会、董事会、执行机构作为法人治理结构来明确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基于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的分离.出现了从事专门化管理活动的经理阶层或企业家群体.同时也赋予了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以新的内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也是适应公司制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逐步形成的。
    一、企业法人财产权与三层财务决策结构
    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依法成立取得法人资格后.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本金及其增值以及企业在经营中负债形成的全部财产.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相应的收益权利.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能于一身为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出资者、公司、财务经理人员分工协作为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此时.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活动已表现为表11—1所示的三个基本决策层次。
    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除监事会行使财务监督外,股东大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经理按经营职责确立了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形成财务管理的三个不同层次,还通过《公司法》和各公司章程的规定.明晰了各自拥有的财权和必要的约束。就这三个层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和作用程度而言,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管理主体的公司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这是由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表11—1企业财务活动三层决策结构展示表
    二、企业出资者财务及其监控
    (一)企业出资者财务的实质是财产收益权保护
    出资者原始所有权是指出资者(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也称原始财产权。它是所有权的法律体现.这种原始所有权表现为股权及债权.股票或债务是它的载体。股权是一种综合的权利.对公司的收益参与分配的权利是其主要的经济权利。因此.资本收益是出资者最为关心的。因为在“两权分离”之后.出资者将自己的财产一旦投人企业.就成为企业法人财产而不能收回。所以.只要投入的资本能够带来最大收益.出资者的愿望便得到最大满足.其收益权也得到最终实现。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资者实际上只享有财产收益权,已不再享有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
    因此,企业出资者财务的实质内容是财产收益权保护。其现实生活中进行的以“保值增
值”为内容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其收益权保护而展开。
    (二)出资者财务是一种监控机制
    出资者财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体现的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而不是一种决策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产权的确立.使经营者有权独立进行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分配和偿还的自主权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的自主权。
这里所说的出资者财务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它是股东运用赋予股东大会的权限.通过听取并审议董事会、监视会的报告;审议并决定分配股息、红利和弥补亏损的方案;决定公司增加或减少资本;决定公司债务的发行;对公司的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等作出决议等活动来实现对公司的财务监控。
    (三)出资者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对经营者监控的主形式是间接监控
    股东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更注重通过股票市场来实施间接控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组织机构的设景和这些组织机构之间的科学分工,形成了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如表ll—1所示:股东大会在选举董事、监事、决定经营方针与投资计划.批准企业预决算.审议企业重要文件等方面可以有一定作为,但在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下.作为股东还可以通过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的方式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如当股东对现任经理或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满意而抛售股票时(即股东用脚投票).会引起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股价下跌会使该公司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危机。
    三、公司财务及管理
    (一)公司财务体现理财新理念
    公司财务是企业财务的核心(参见表11—1)。公司财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公司的信托责任关系。
公司财务管理中因投资者原始所有权与公司法人产权的分离.以及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以公司财务为核心的多层次财务管理关系。正是这一特征.充分显示现代企业财务与传统财务管理的根本区别。与此相适应,我们只有转变以往企业单一财务管理层次上形成的财务管理观念,才能找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种有效途径。
    (二)公司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有四大职能.即:规划未来财务活动;监控财务活动过程;分析财务活动结果;协调财务关系。经营者财务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而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
    1.财务决策
    从财务决策上看.公司财务方面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安排都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些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经营者紧密相联。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设备更新改造、对外扩张、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决策、公司改组、融资租赁等对于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具有战略影响.因此只能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次来考虑。可以说,财务决策是典型的涉及到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这些问题是财务部门所不能及的,尽管财务经理参与预测分析和决策以及今后要组织项目实施.但决策仍是属于最高管理层的。
    2.财务协调
    公司需要通过财务协调.使资金运动、现金流量和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实现财务、产品、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统一,达到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做到财务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结合;保证财务的合规性与合理性的结合等等。实现这些仅仅依靠财务经理的努力而没有企业最高经营者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公司财务要关注两个协调:一是外部协调,即协调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业务关联企业、社会监督部门、中介机构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目的在于树立企业良好的财务形象;二是内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业务上的关系,目的在于减少内部摩擦。使各项工作有序和谐,提高运行效率。对企业内部财务问题.诸如企业内部的财务运行机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集权与分权、生产经营与财务安排等都要组织协调到位。
    监控财务活动过程和分析财务活动结果也是重要的,然而这两项工作主要是通过财务经
理和公司业务监督部门来完成的。
    (三)公司财务实施的主要途径
    (1)明确的管理方针、财务政策;
    (2)合理的组织和严格制度(包括标准、考核、奖惩);
    (3)选聘合格的财务经理;
    (4)强化对预算全过程(包括编制、审批、实施、反馈)的控制;
    (5)注重动态协调和例外管理。即对企业经营运行中的问题,包括生产经营的随机变化与财务关系不协调等随时加以修正和解决。
     四、企业财务经理财务及其管理
    (一)财务经理财务即指传统财务学意义上的财务
    正如美国J•费雷德•韦斯顿和托马•E•科普兰所著的《管理财务学》中的第一句就是“财务学可用财务经理的职能和责任来确定其定义”。①无疑.财务经理财务主要是指企业财务决策的执行性财务工作。
    财务经理财务工作内容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管理、成本和利润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4大组成部分。 
    1.资金的筹集
  包括: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确立;遵守资金筹集的一般要求;要正确理解及账务处理各类资金来源;要计算资金成本并追求最优资金结构等。
    2.资金投入运用与管理
包括:资金运用风险特性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企业设备添置、设备更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企业折旧理论与方法;企业证券投资;企业现金管理;有价证券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等。
    3.企业成本和利润管理
    包括:成本构成项目决定;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利润管理、利润分配等。
    4.企业技术经济分析
  包括:技术经济分析的范围及指标、步骤及方法;投资效益的动态分析;数量成本利润分析;边际分析等等。
    (二)企业财务经理的日常工作
    财务经理财务注重日常财务管理,是公司财务的操作性业务。根据外国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财务经理的职责可规定为以下几项:①处理与银行的关系;②现金管理;⑧筹资;④信用管理;⑤负责利润的分配;⑥负责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工作。
    正如詹姆斯•C•范•霍恩所说:“本人在同许多公司财务主管人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管理流动资金上.长期投资和筹资决策等方面占用的时问则较少。”②财务主管人员的职责的规定是由他们的地位决定的。所以,如果把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仅仅界定为财务经理的职责范围.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①J.费雷德•韦斯顿•托马•E.科普兰著,《管理财务学》。杨君昌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杜1992年版.
②詹姆期•C•范•霍恩著.《财务管理学原理》.王文元等译.辽宁人民出版杜l987年版.序言.
    但这些具体的日常工作对于高层次的财务管理而言.其基石作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进入90年代末,随着企业的外部运作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综合预算管理得到了企业理财三个层次的高度重视.并取得良好效果。
自学指导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对财务管理体制以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做了概要的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们应重点掌握财务管理的涵义.企业财务活动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的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财务管理体制的概念、内容以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本章如能结合经济法以及会计学的学习.就会更好领会教材内容。
复习思考题
    1.企业财务活动体现了哪些财务关系?
    2.为什么要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3.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我国《企业财务通则》对原有财务制度在哪些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